說實在的,我不是Y!拍的死忠支持者,也和露拍(或稱P拍)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只是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願意委屈於不合理的收費制度而已。在下面這個討論區中,看到了自"三趴"新聞發佈之後到現在的Y!拍物件數:
YAHOO總件數以EXCEL自動加總
【賣場統計】每日整理更新-2
Y!拍和P拍物件圖表
目前露天拍賣在首頁上公佈了隨時更新的物品總數,看起來10月初有機會破100萬大關。這也是Y!的三趴制度的推力,讓露拍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急速增加。
Y!拍將會怎麼作?後續不看好
我想Y!拍除了加碼送好康之外,應該會在近期加大肆作廣告、活動。不過就長期的觀點來說,Y!在配套措施未完全作好之前,就冒然執行加收手續費的政策,就長期來說是風險高且造成收入減少的,我相信加碼花下去的成本,在短期之內要利用手續費回收是不太可能的。就長期(半年到一年)來說,如果花錢行銷能夠穩住目前300萬物品大關,但確養肥了露拍到150萬物品(這似乎是露拍設定的第一階段目標,以目前的趨勢來看,每天增加一萬的話,預計會在三個月內達成),Y!打的如意算盤是賠錢的。
就法律面來看,雖然公平會已經接手調查Y!拍加收手續費是否違法,也對外宣稱在10月底左右會公佈調查結果,但個人覺得這個調查最後的結論最多只是規勸或警告,像Y!拍這種大公司,龐大法務機器自然會有應對措施,像利用拖延或是和解(補償)的方式來作。
至於想要等待Y!會有「良性溝通」或「提高服務品質」之類的網友,可能你們要失望了。不要忘了Y!是行銷公關公司,一切都是對外面作作樣子而已。如果會考量到各位,就不會這麼強硬的先作再說。
露拍最好怎麼作?
其實露拍是這場拍賣大戰中的漁翁,其實不用花什麼力,就可以得到為數甚多的拍賣賣家和人潮。當然這也是剛好趕上Y!拍加收手續費的時機。我想露拍現在可以多作的大概就是提供比Y!好的系統,多辦一些活動就行了。要叫露拍支援反對Y!加收手續費而出現的聯盟或組織,可能露拍沒那個膽,不過如果能在抬面下支持我覺得對露拍有絕對的幫助。
誰獲利誰損失?
此事件最大的獲利者是露拍,以及心中想要用此議題抄作的人士。第二獲利者是在Y!拍和露拍辦的活動中得到獎品或獎金的人。
誰損失最大,就是Y!拍自己,花了很多錢力挽狂瀾,留了臭名,準備有可能吃官司,養肥了對手。接下來損失的是賣家,除了花時間搬家或被硬生生抽了利潤之外,還要調整心理上的不爽。買家也沒獲利,買東西還要小心被灌趴或被騙。
另外,還有幾個會大大獲利的,第一個就是詐騙集團,亂世中盜賊最多,至於怎麼會怎麼作,這我就沒深入研究了。過一陣子應該就會被爆出來吧。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誰是接班人?(待續…)
最近看了不少集「誰是接班人」的電視影集,不過這一篇部落格與影集中的一年25萬美金的合約無關。而是我今天正在用dotproject作為自己的專案管理系統。從網站上找得到的中文化ok版本是2.0.1,可是官方已經升級到2.0.4了…又找不著有人作升級更新的版本,或是中文化好的2.0.4版。那怎麼辦?=>(誰是接班人?)
那就我先來當好了…演(用)而優則導(中文化),邊用邊中文化,應該慢慢就可以把它中文化好了。有問題再問一下上一班站哨的Mark :),中文化之後,開放下載一次二元台幣,一元給dotproject官網,五角給Mark,五角給我…心情突然不錯了起來
看起來網路上的開源碼中文化計劃作作停停的很多,不曉得誰要來當接班人?就你吧,你看到這裡,我要把PHP的程式中文化的功力傳給你,先參考一下:
Joomla元件中文化指南
那就我先來當好了…演(用)而優則導(中文化),邊用邊中文化,應該慢慢就可以把它中文化好了。有問題再問一下上一班站哨的Mark :),中文化之後,開放下載一次二元台幣,一元給dotproject官網,五角給Mark,五角給我…心情突然不錯了起來
看起來網路上的開源碼中文化計劃作作停停的很多,不曉得誰要來當接班人?就你吧,你看到這裡,我要把PHP的程式中文化的功力傳給你,先參考一下:
Joomla元件中文化指南
2006年9月13日 星期三
華碩、技嘉也是開源碼挨告者
大公司也用開源碼嗎?是的…我是覺得他們不痛不養啦…不小心被我看到幾則台灣資訊硬體大廠被告的消息,有點久了,2004年的,而且都是在歐洲,只是不知道後來是有什麼發展。
2004-10-22: Gigabyte
netfilter / ASUS
2004-10-22: Gigabyte
netfilter / ASUS
Yahoo拍賣作起公娼生意了
最近網路拍賣的超級熱門話題是"Yahoo拍賣要收這個3%的手續費"了,老實說,我只當過兩三次賣家,其它都是買家。不過Yahoo的執行力恐怕比政府抽稅還有決心,除了有糖吃(廣告狂打促銷活動),也有棍子(禁止私下交易行為 )。說實在的,我個人覺得大概只有公娼生意可以和它媲美。禁止私下交易?那意思不就是說電話、住址、MSN、即時通…都不能留,那Yahoo的網拍系統又是作多好了呢?
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剛上google找了一下有關"專案管理"的中文網站,右邊出現一個贊助廣告:
這樣雖是沒有觸犯GPL的規定,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行為,發表一些自己小小的看法:
1.道德上的部份,好歹也寫個「基於dotproject」之類的,我只是覺得這是尊重原作而已。難道真的這個原計劃名稱寫上去就看起來很沒價嗎?
2.百加用的是ASP的方式來銷售產品,自然可以避開是否需將原始碼交付給客戶的灰色規範。但是不是又像之前的「HIISP的OSC事件」?(「灰色」爭議:是不是要將原始碼交付給客戶?)
3.是不是有用到Mark等人的中文化或其它修改部份?不得而知。我覺得也要尊重一下這些辛苦的中文化作者。
4.客戶的合約是不是有註明這是開源碼程式?不得而知。
5.客戶出現問題是不是有能力服務?不得而知。(不會到該社群上的討論區去問吧?)
結論:
我並不是反商,而是希望要鼓勵正確的開源碼使用觀念。中文化的社群有其貢獻和付出,而常常見到只想拿來作生意的廠商的貢獻在那?我想有使用開源碼,再回饋給開源碼社群,才能促成正面的開發循環。這樣才能作長久生意吧…你說是嗎?
改名字然後用ASP避開的方式,這在國外是很少見到的,不需要這樣,也不一定能這樣(我不是法律專家,沒辦法說一定有觸了什麼法)。那天見到CMS plus、Forum plus、Gallery Plus…就愈來愈不奇怪了…
專案管理資訊系統 pmis很好奇看看是什麼…原來是百加資通這家公司的一個產品。想說看起來不錯,嗯…ProjectPlus…嗯嗯…沒眼花仔細一看原來是dotproject(正準備找有作dotproject的Mark來看看是不是)…不會吧,這樣也行。以此類推,那下面的Egroupware plus和CRM plus會是什麼?egroupware和SugarCRM(或vTiger)。所以是自己取個名字來當產品賣吧。
Project Plus整合MSProject,提供經理
人建置監控執行專案。
這樣雖是沒有觸犯GPL的規定,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行為,發表一些自己小小的看法:
1.道德上的部份,好歹也寫個「基於dotproject」之類的,我只是覺得這是尊重原作而已。難道真的這個原計劃名稱寫上去就看起來很沒價嗎?
2.百加用的是ASP的方式來銷售產品,自然可以避開是否需將原始碼交付給客戶的灰色規範。但是不是又像之前的「HIISP的OSC事件」?(「灰色」爭議:是不是要將原始碼交付給客戶?)
3.是不是有用到Mark等人的中文化或其它修改部份?不得而知。我覺得也要尊重一下這些辛苦的中文化作者。
4.客戶的合約是不是有註明這是開源碼程式?不得而知。
5.客戶出現問題是不是有能力服務?不得而知。(不會到該社群上的討論區去問吧?)
結論:
我並不是反商,而是希望要鼓勵正確的開源碼使用觀念。中文化的社群有其貢獻和付出,而常常見到只想拿來作生意的廠商的貢獻在那?我想有使用開源碼,再回饋給開源碼社群,才能促成正面的開發循環。這樣才能作長久生意吧…你說是嗎?
改名字然後用ASP避開的方式,這在國外是很少見到的,不需要這樣,也不一定能這樣(我不是法律專家,沒辦法說一定有觸了什麼法)。那天見到CMS plus、Forum plus、Gallery Plus…就愈來愈不奇怪了…
2006年9月8日 星期五
禪與蕃茄?
第八屆 (7月底的時候舉辦,在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市)O'Reilly 開放源碼大會 (O'Reilly Open Source Convention,OSCON) 的第四天議程叫 「禪與蕃茄」乍聽之下搞不清楚是什麼東東?仔細看了內容。把幾個導讀引了進來:
那蕃茄呢?蕃茄的說法是:
蕃茄的主題是說像人每天要吃水果蔬菜,每天人們也要用到開源碼,像是收信看網站之類的,主機有可能就是開源碼,但是有多少的開源碼是"健康"的?主講人最後的結論是1/3~2/3的比例是健康的,不過這個比例似乎爭議性滿高的,怎麼評斷健不健康應該沒有公認的標準,不過這個比喻倒是滿新鮮的,下次你要選擇開源碼的時候,先看一下外觀有沒有破爛,有沒有長蟲(bugs),媽媽小時候就有教,買水果要貨比三家…^^"
Phipps gave "koans" to summarize the Zen of open source, saying that open source is about "altruism without sacrifice," "licensing without lawyers," "controlling the community without control," and "staying because I have the freedom to leave."Phipps是Sun的Open Source發言代表,最近Sun對開源碼界頻頻示好,用了"koans"這個中文有「佛心」、「以心傳心」的字眼來解示開源碼的精神。聽起來似乎是頗有道理,但讓我想起電視上的全民大悶鍋中"芒果亂報",狗仔大頭目黎老總每次說要爆人八卦,就要對下屬說:「我們是佛心來著的~~」,但是心裡卻是為了報紙的業績吧。Sun該不會也是這種心態吧??所以我覺得把開源碼和禪的境界扯在一起,是有點太跨張,沒那麼高尚,還是linux大大托瓦茲的說法:「Just for fun!(就是爽)」或「Software is like sex: it's better when it's free(軟體就像性一樣,自由的比較好)」比較貼近人性。
那蕃茄呢?蕃茄的說法是:
Lefkowitz started with various humorous metaphors that could be used, comparing open source to a tomato. He eventually settled into a discussion of "how much open source is healthy?"
Just as people need to eat a certain amou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every day, Lefkowitz says that we need to decide just how much open source is necessary and healthy for us -- and, as a side discussion, when is someone using open source? Are you using open source, for example, just by browsing the Web, since most of the servers on the Web are Apache servers? (Or, is ketchup really a vegetable, since it contains tomatoes, and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tried to classify ketchup as a vegetable?)
蕃茄的主題是說像人每天要吃水果蔬菜,每天人們也要用到開源碼,像是收信看網站之類的,主機有可能就是開源碼,但是有多少的開源碼是"健康"的?主講人最後的結論是1/3~2/3的比例是健康的,不過這個比例似乎爭議性滿高的,怎麼評斷健不健康應該沒有公認的標準,不過這個比喻倒是滿新鮮的,下次你要選擇開源碼的時候,先看一下外觀有沒有破爛,有沒有長蟲(bugs),媽媽小時候就有教,買水果要貨比三家…^^"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ICOS與會兩屆有感
當然主辦單位也有提供BLOG服務(http://2006blog.icos.org.tw/index.php?blogId=1),另外還有wiki。 不過可惜的是沒什麼有料的在裡面。
第一天我實在太忙沒參加到,不過三天參加了兩天。去年的ICOS 2005我也參加了一天。不過網路上是有滿多開源碼社群的朋友,對這次的活動作了不少的批評和指教,免不了一些口水戰。我不是主辦單位,所以和我比較沒關係。當然有人說他很早就有參加過,所以以前的ICOS和現在不同的可以比較出來。我算開源碼活動的新參加者,只能比較這兩屆2005和2006。
我第一個在想的是,ICOS的定位是什麼?
我認為ICOS的定位應該是如果開源碼界的Sun的Java大會或微軟技術者大會(Tech.Ed)會比較好,但有人會認為Java和微軟的資金雄厚,公司資源多,光靠開源碼這些苦哈哈的廠商或預算有限的政府相關單位辦不起來,我則不這樣認為,至少可以當作一個目標,慢慢由小作起。為什麼會想到定位,因為這次的對象和上次是差了一段,上次比較是技術性的主題,對象是工程師背景的、技術社群的。這次是非營利組織的使用者,或是學校的老師們。那下次的對象是誰?所以追根究底是定位的問題,從定位會影響主題,主題影響對象。
第二想法是,要研討什麼和希望得到什麼?
對我而言研討會通常是突然的聚在一起,然後用很短的時間說幾樣東西和想法,然後就解散了。大家還是各忙各的事,似乎這幾場我有參與的ICOS或類似的座談會,都有這個結果。個人覺得比較不好的是在ICOS 2005聽了幾場開源碼社群的討論主題,會場瀰漫一種互相比較、批評的氣息,像Java會批評PHP類的缺點,A牌Linux嘲諷B牌Linux的不好。這個說實在不是好現象,或許讓場面變得比較熱鬧,但有點失去互相學習交流的意味。而有很多上台的社群代表,事實上準備的資料水準不是很夠,可能是太忙沒時間好好作個投影片,只能連連網站看看展示,這個就沒有辦法在會後留下資料供之後的人或沒空到現場的人參考用,也滿可惜的。像這次的ICOS 2006,這點就改進很多了。
再來我比較有感同身受的部份是離題的部份,不僅只是講演的會離題,發問的人也常離題。這也和第一想法有關,因為主題有時候太過廣泛,反而會抓不到要說的題目要專注在那裡好。這一點我個人覺得微軟的研討會作得最好,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
至於會後的部份,個人其實比會中還重要。要不然就像大拜拜一樣,聽完師公唸完經,大家就鳥獸散。我是覺得應該要全場錄影,然後剪輯到網站中讓廣大的網民來看,這是現在這個網站時代滿基本的服務了。所以其實以後可以主要還是要透過網路來作這個活動的後繼交流(講者和聽者的交流,甚至其它聽者或講者之間的交流)。延續這個研討會之後的交流生命週期,而不要只是解散後,就大家明年見…XD
第三個想法,百萬人應該要挺自由軟體,最後是ICOS活動網站作得太爛了…
當然最近熱門的新聞題材是百萬人倒扁活動,不過個人覺得百萬人挺自由軟體比百萬人倒誰有意義的多。要號召很多人一起來參與這個活動,而不是這個研討會,研討會是給有空的人親臨感受氣氛的,就像有時候覺得心靈空虛,要到廟裡拜一下的感覺。號召靠的是行銷,所以要加入行銷專業人才來協助。
ICOS 2006的網站比去年的長得更差了,因為本山人就是在作網站的,但是沒人問過我要不要幫忙,我也不知道說需要作,如果需要,找我就對了(用Joomla!給你作上去)。我自己掏腰包請專業的設計師設計Flash都很願意。
結論
不管如何,至少有參與在其中,還是有不少收獲。在台灣太少有這類的活動,ICOS算得上是標的性的活動了。感謝所有辛苦的講者和聽者,以及工作人員。
第一天我實在太忙沒參加到,不過三天參加了兩天。去年的ICOS 2005我也參加了一天。不過網路上是有滿多開源碼社群的朋友,對這次的活動作了不少的批評和指教,免不了一些口水戰。我不是主辦單位,所以和我比較沒關係。當然有人說他很早就有參加過,所以以前的ICOS和現在不同的可以比較出來。我算開源碼活動的新參加者,只能比較這兩屆2005和2006。
我第一個在想的是,ICOS的定位是什麼?
我認為ICOS的定位應該是如果開源碼界的Sun的Java大會或微軟技術者大會(Tech.Ed)會比較好,但有人會認為Java和微軟的資金雄厚,公司資源多,光靠開源碼這些苦哈哈的廠商或預算有限的政府相關單位辦不起來,我則不這樣認為,至少可以當作一個目標,慢慢由小作起。為什麼會想到定位,因為這次的對象和上次是差了一段,上次比較是技術性的主題,對象是工程師背景的、技術社群的。這次是非營利組織的使用者,或是學校的老師們。那下次的對象是誰?所以追根究底是定位的問題,從定位會影響主題,主題影響對象。
第二想法是,要研討什麼和希望得到什麼?
對我而言研討會通常是突然的聚在一起,然後用很短的時間說幾樣東西和想法,然後就解散了。大家還是各忙各的事,似乎這幾場我有參與的ICOS或類似的座談會,都有這個結果。個人覺得比較不好的是在ICOS 2005聽了幾場開源碼社群的討論主題,會場瀰漫一種互相比較、批評的氣息,像Java會批評PHP類的缺點,A牌Linux嘲諷B牌Linux的不好。這個說實在不是好現象,或許讓場面變得比較熱鬧,但有點失去互相學習交流的意味。而有很多上台的社群代表,事實上準備的資料水準不是很夠,可能是太忙沒時間好好作個投影片,只能連連網站看看展示,這個就沒有辦法在會後留下資料供之後的人或沒空到現場的人參考用,也滿可惜的。像這次的ICOS 2006,這點就改進很多了。
再來我比較有感同身受的部份是離題的部份,不僅只是講演的會離題,發問的人也常離題。這也和第一想法有關,因為主題有時候太過廣泛,反而會抓不到要說的題目要專注在那裡好。這一點我個人覺得微軟的研討會作得最好,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
至於會後的部份,個人其實比會中還重要。要不然就像大拜拜一樣,聽完師公唸完經,大家就鳥獸散。我是覺得應該要全場錄影,然後剪輯到網站中讓廣大的網民來看,這是現在這個網站時代滿基本的服務了。所以其實以後可以主要還是要透過網路來作這個活動的後繼交流(講者和聽者的交流,甚至其它聽者或講者之間的交流)。延續這個研討會之後的交流生命週期,而不要只是解散後,就大家明年見…XD
第三個想法,百萬人應該要挺自由軟體,最後是ICOS活動網站作得太爛了…
當然最近熱門的新聞題材是百萬人倒扁活動,不過個人覺得百萬人挺自由軟體比百萬人倒誰有意義的多。要號召很多人一起來參與這個活動,而不是這個研討會,研討會是給有空的人親臨感受氣氛的,就像有時候覺得心靈空虛,要到廟裡拜一下的感覺。號召靠的是行銷,所以要加入行銷專業人才來協助。
ICOS 2006的網站比去年的長得更差了,因為本山人就是在作網站的,但是沒人問過我要不要幫忙,我也不知道說需要作,如果需要,找我就對了(用Joomla!給你作上去)。我自己掏腰包請專業的設計師設計Flash都很願意。
結論
不管如何,至少有參與在其中,還是有不少收獲。在台灣太少有這類的活動,ICOS算得上是標的性的活動了。感謝所有辛苦的講者和聽者,以及工作人員。
2006年5月16日 星期二
Joomla!只是"比較"漂亮?
這句話 應該聽了不下百遍了,是常常有網友或朋友和我說的,有關於這套系統他們用了之後的感覺。我想很多人會問說:「Eddy,Joomla!倒底是好在那?為什麼你不選別套CMS?」我的回答如下:
1.Joomla!並非只是單純比較漂亮而已。
當然能獲得「漂亮」這一句話,是花了很多心血在如何整合現有的網站美工設計的技術精華。PHP中稱之為"樣版"的技術,有聽過的,就好幾套了,"樣版"的目的為何?解決程式中展現層和邏輯層的分離,聽不懂?就是要讓網頁美工設計歸美工,程式設計歸工程師,能夠彼此分工,把工作作到最好。當我看到許多smarty的美工樣版就頭暈了…我應該不算是美工吧,那怎麼和你要解釋半天的美工溝通?比起這些採用所謂樣版系統的,Joomla!的樣版(我改譯成"佈景主題"或"主題"了,因為未來Joomla!裡也有用另一套樣版引擎patTemplate)就簡單的多了。區塊、主題區、搜尋、網站路徑(pathway,我非常不喜歡"麵包屑"這個翻譯)…用Dreamweaver Extension就可以很簡單的置定位,然後在把模組(選單也是一種模組)在管理區設定到指定的區塊。這個設計雖不算完美,但是在複雜的網站中,這種方式算是可以達到前後台分離和彈性設計的目的。總不能每個網站都用簡單的阿不落格架設吧?
2.Joomla!的套件多到你沒辦法想像。
第1點說明"漂亮"兩字得來不易,這1點要說明,這套系統不單純漂亮這個優點而已。之前有說過Joomla!裡有設計一套讓元件包(壓縮檔zip, tar, tar.gz,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式套裝)安裝與移除的功能,光這點就很讓人佩服了,這不是一套軟體元件的觀念的實踐嗎?現今又有那幾套CMS有作到這樣的?我看幾乎每一套新的CMS都要朝這樣作吧。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的程式開發者在為Joomla!系統打造各式各樣的功能元件,最新最酷的Google API相連結類的元件、和最熱門的blog、wiki系統整合的元件…每天光玩這些就玩不完了@@"
3.其實下一代的Joomla!的程式框架很暴力。
為什麼說是"暴力"?下一個版本(1.5)的Joomla!其實是一套比現在的1.0.x還要完整的入口網站,程式框架變動的幅度超過7成,許多PHP新的技術的運用,說也說不完。有聽過用ftp的方式來裝程式元件嗎?就是給它一個檔案的ftp主機位置,要裝什麼叫joomla去載下來裝就行了。有聽過SSO和SSI嗎?我也是初次看到^^",1.5除了完整的實作UTF-8支援外,在程式框架也完全的OO(物件導向化)和進行MVC框架的重新架構。對於MySQL 5.0及PHP 5也會有更好的支援。對於外接整合介面,也提供了容易實作的整合介面。這樣的CMS只是漂亮?那你也太小看Joomla!了。Joomla!大概是許多PHP程式設計師(嗯…也算我一腳吧)寄予重望的重量級CMS開發平台呢…
1.Joomla!並非只是單純比較漂亮而已。
當然能獲得「漂亮」這一句話,是花了很多心血在如何整合現有的網站美工設計的技術精華。PHP中稱之為"樣版"的技術,有聽過的,就好幾套了,"樣版"的目的為何?解決程式中展現層和邏輯層的分離,聽不懂?就是要讓網頁美工設計歸美工,程式設計歸工程師,能夠彼此分工,把工作作到最好。當我看到許多smarty的美工樣版就頭暈了…我應該不算是美工吧,那怎麼和你要解釋半天的美工溝通?比起這些採用所謂樣版系統的,Joomla!的樣版(我改譯成"佈景主題"或"主題"了,因為未來Joomla!裡也有用另一套樣版引擎patTemplate)就簡單的多了。區塊、主題區、搜尋、網站路徑(pathway,我非常不喜歡"麵包屑"這個翻譯)…用Dreamweaver Extension就可以很簡單的置定位,然後在把模組(選單也是一種模組)在管理區設定到指定的區塊。這個設計雖不算完美,但是在複雜的網站中,這種方式算是可以達到前後台分離和彈性設計的目的。總不能每個網站都用簡單的阿不落格架設吧?
2.Joomla!的套件多到你沒辦法想像。
第1點說明"漂亮"兩字得來不易,這1點要說明,這套系統不單純漂亮這個優點而已。之前有說過Joomla!裡有設計一套讓元件包(壓縮檔zip, tar, tar.gz,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式套裝)安裝與移除的功能,光這點就很讓人佩服了,這不是一套軟體元件的觀念的實踐嗎?現今又有那幾套CMS有作到這樣的?我看幾乎每一套新的CMS都要朝這樣作吧。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的程式開發者在為Joomla!系統打造各式各樣的功能元件,最新最酷的Google API相連結類的元件、和最熱門的blog、wiki系統整合的元件…每天光玩這些就玩不完了@@"
3.其實下一代的Joomla!的程式框架很暴力。
為什麼說是"暴力"?下一個版本(1.5)的Joomla!其實是一套比現在的1.0.x還要完整的入口網站,程式框架變動的幅度超過7成,許多PHP新的技術的運用,說也說不完。有聽過用ftp的方式來裝程式元件嗎?就是給它一個檔案的ftp主機位置,要裝什麼叫joomla去載下來裝就行了。有聽過SSO和SSI嗎?我也是初次看到^^",1.5除了完整的實作UTF-8支援外,在程式框架也完全的OO(物件導向化)和進行MVC框架的重新架構。對於MySQL 5.0及PHP 5也會有更好的支援。對於外接整合介面,也提供了容易實作的整合介面。這樣的CMS只是漂亮?那你也太小看Joomla!了。Joomla!大概是許多PHP程式設計師(嗯…也算我一腳吧)寄予重望的重量級CMS開發平台呢…
2006年5月11日 星期四
一個好問題:為什麼大家都要作重覆的事?
這個問題是昨天在和自由軟體鑄造場的兩位計劃中的成員討論時,出現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
開源碼社群理應是交流頻繁的,但常常會見到這個現象發生,有很多最近加入小組成員的人,總是會談到這個問題。我想這是根由人性心理層面的問題。
在網路上的資訊流通愈來愈快,資訊的價值會愈來愈低。每個人花了精神和時間製作的產生,不論是一些程式的片段、中文化的語言檔、甚至是給自己客戶用的教學文件,當然希望能換取一些回饋和報酬。這些所謂的「報酬」,當然能夠是實體的金錢或有價產品最好,但是有些時候,得到別人的支持與鼓勵也是某些心理層面的報酬。
中國人的天性比較屬於內斂,雖然時代進步了一些,但會願意給予鼓舞或鼓勵的話,其實還是佔很少一個比例會讓原作者知道。而且很可惜的,內斂的負面作法,其實是「盜用」、「不競爭」或「競爭」。合作比較困難。
「盜用」其實是一個很極端的負向名詞,「借用」、「參考」、「引述」、「抄襲」到「盜用」,很少人會選擇最後一個,因為這有違道德與法律。但前四者其實是許多骨子裡的盜用者,用來安定已心的說詞。我提出來的這五個使用原作者產物的程度差異,其實是要表述,這些程度的決定者是原創產出者,而不是使用者。不過我想將心比心,願意讓自己的產物,轉讓給其他無價得到的使用者所有權利的人,畢竟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不競爭」這是不願意與已有在從事相關工作的人競爭,當然這是消極的心理和作法。我認識許多在資訊產業的朋友,有時會看到或感覺到會有這種想法。例如「有人在作的事,我不想花心力去作了,用現成的就好了」或是「找別人沒作過的再作吧,不需要為人作嫁」之類的想法。這個想法說來好笑,當「藍海策略」這本書在企管界暴紅後,似乎每個人都在找藍海了,不競爭的想法變成了「藍海想法」。
「競爭」這個可以分成隱性和顯性的競爭,當然看得到就是顯性,隱性的是私底下不公開的競爭。競爭作重覆的事是最嚴重的,個人對個人的競爭,能產出的東西比較少,重覆的東西不會那麼多。但組織與組織或公司對公司的競爭,重覆性的東西就很可怕了。
我的結論是,重覆是因為每個個體或組織,有自己本身的想法和作法。這是人的心理天性,不可能每個人都願意貢獻所有的心血產物,就算有人願意以金錢或其他有價產品交換,那又如何計算價值?每個人心理的理想定價不可能一樣吧?
但是,雖然重覆的事,無法限制盜用或違反原創者原意的使用者也無法避免,我希望提供另一個不同看法。
資訊愈來愈沒有價值,和資訊的大量流通和資訊技術不斷進步有關,這代表著原生產者,手上緊握著愈來愈沒價值的資訊,也許突然有一天,都是垃圾了。換另一思維,把所有東西open出去又何礙?
開源碼社群理應是交流頻繁的,但常常會見到這個現象發生,有很多最近加入小組成員的人,總是會談到這個問題。我想這是根由人性心理層面的問題。
在網路上的資訊流通愈來愈快,資訊的價值會愈來愈低。每個人花了精神和時間製作的產生,不論是一些程式的片段、中文化的語言檔、甚至是給自己客戶用的教學文件,當然希望能換取一些回饋和報酬。這些所謂的「報酬」,當然能夠是實體的金錢或有價產品最好,但是有些時候,得到別人的支持與鼓勵也是某些心理層面的報酬。
中國人的天性比較屬於內斂,雖然時代進步了一些,但會願意給予鼓舞或鼓勵的話,其實還是佔很少一個比例會讓原作者知道。而且很可惜的,內斂的負面作法,其實是「盜用」、「不競爭」或「競爭」。合作比較困難。
「盜用」其實是一個很極端的負向名詞,「借用」、「參考」、「引述」、「抄襲」到「盜用」,很少人會選擇最後一個,因為這有違道德與法律。但前四者其實是許多骨子裡的盜用者,用來安定已心的說詞。我提出來的這五個使用原作者產物的程度差異,其實是要表述,這些程度的決定者是原創產出者,而不是使用者。不過我想將心比心,願意讓自己的產物,轉讓給其他無價得到的使用者所有權利的人,畢竟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不競爭」這是不願意與已有在從事相關工作的人競爭,當然這是消極的心理和作法。我認識許多在資訊產業的朋友,有時會看到或感覺到會有這種想法。例如「有人在作的事,我不想花心力去作了,用現成的就好了」或是「找別人沒作過的再作吧,不需要為人作嫁」之類的想法。這個想法說來好笑,當「藍海策略」這本書在企管界暴紅後,似乎每個人都在找藍海了,不競爭的想法變成了「藍海想法」。
「競爭」這個可以分成隱性和顯性的競爭,當然看得到就是顯性,隱性的是私底下不公開的競爭。競爭作重覆的事是最嚴重的,個人對個人的競爭,能產出的東西比較少,重覆的東西不會那麼多。但組織與組織或公司對公司的競爭,重覆性的東西就很可怕了。
我的結論是,重覆是因為每個個體或組織,有自己本身的想法和作法。這是人的心理天性,不可能每個人都願意貢獻所有的心血產物,就算有人願意以金錢或其他有價產品交換,那又如何計算價值?每個人心理的理想定價不可能一樣吧?
但是,雖然重覆的事,無法限制盜用或違反原創者原意的使用者也無法避免,我希望提供另一個不同看法。
資訊愈來愈沒有價值,和資訊的大量流通和資訊技術不斷進步有關,這代表著原生產者,手上緊握著愈來愈沒價值的資訊,也許突然有一天,都是垃圾了。換另一思維,把所有東西open出去又何礙?
2006年4月18日 星期二
好多人應徵小組…所以下一步是?
上個星期有天晚上睡不著,想想要來重新招募新的小組成員,就貼了一篇重新招募小組成員的新聞在TaiwanJoomla上。沒想到這一個星期來受到廣大的迴響,超過二十個人來應徵小組成員。這幾天趕快打了幾通電話和連絡老朋友,希望能先找到合適的組長來站台。人太多要想的事就要多了,雖然開源碼的人不難找,但要留得久,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知道。
每個開源碼計劃就像是一個NPO(非營利組織)一樣,只是我們的主題是工具性的,是技術性的。但重點還是得有主題,要計劃出應用端和實體端。開源碼計劃應該是未來NPO組織的樣子,因為幾乎都是使用最新的資訊工具來溝通和執行。
這幾天我思考了一下未來的應用端計劃,大概有幾個方向是可以讓Joomla比較的強的主題性,以下比較是在"開發"小組的工作內容。:
1.與非營利組織結合的應用:台灣有許多非營利組織,雖然有的組織是很受到企業贊助或受到許多的目光,但有很多弱勢團體的組織,並沒有多餘的經費花在資訊系統的架設。之前有看到有一套CiviCRM(http://www.openngo.org/)能和Joomla整合。這是一套專門給NPO組織使用的CRM系統,或許可以考慮整出一套專門設計給NPO用的網站系統。
2.與學校的系統結合的應用:XOOPS上有一套國人開發的SFS學務系統(http://cvs.tnc.edu.tw/),為了讓更多的人願意使用Joomla,我想可以討論移殖的可能性。
3.無障礙網頁的規格研究:國內有一套所謂無障礙網頁空間的認証規章(http://enable.nat.gov.tw/index.jsp),未來應該從政府機關到所有學校都需要有這個標準。這個研究應該比較著重在使用Joomla系統,應該有什麼正確的設計觀念。
至於未來推廣小組的部份,我想到了幾個可以比較低成本的舉辦活動:
1.佈景主題設計比賽:Joomla!最為人注目的是網站設計可以提供設計師很高的彈性。這個比賽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Joomla!系統的優勢之處。
每個開源碼計劃就像是一個NPO(非營利組織)一樣,只是我們的主題是工具性的,是技術性的。但重點還是得有主題,要計劃出應用端和實體端。開源碼計劃應該是未來NPO組織的樣子,因為幾乎都是使用最新的資訊工具來溝通和執行。
這幾天我思考了一下未來的應用端計劃,大概有幾個方向是可以讓Joomla比較的強的主題性,以下比較是在"開發"小組的工作內容。:
1.與非營利組織結合的應用:台灣有許多非營利組織,雖然有的組織是很受到企業贊助或受到許多的目光,但有很多弱勢團體的組織,並沒有多餘的經費花在資訊系統的架設。之前有看到有一套CiviCRM(http://www.openngo.org/)能和Joomla整合。這是一套專門給NPO組織使用的CRM系統,或許可以考慮整出一套專門設計給NPO用的網站系統。
2.與學校的系統結合的應用:XOOPS上有一套國人開發的SFS學務系統(http://cvs.tnc.edu.tw/),為了讓更多的人願意使用Joomla,我想可以討論移殖的可能性。
3.無障礙網頁的規格研究:國內有一套所謂無障礙網頁空間的認証規章(http://enable.nat.gov.tw/index.jsp),未來應該從政府機關到所有學校都需要有這個標準。這個研究應該比較著重在使用Joomla系統,應該有什麼正確的設計觀念。
至於未來推廣小組的部份,我想到了幾個可以比較低成本的舉辦活動:
1.佈景主題設計比賽:Joomla!最為人注目的是網站設計可以提供設計師很高的彈性。這個比賽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Joomla!系統的優勢之處。
2006年4月12日 星期三
很久以來的一篇
老實說,我對部落格這種系統一點也不習慣…就算我已經寫過了幾十篇部落格文章,看了上千篇的部落格文章。它就這這這麼簡單、易用,打打字、貼一張圖,然後發放到網路上給很多人看。
也許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喜歡Portal型的內容管理系統 - 像現在在作的Joomla!這類的。有個後台,有很多的擴充功能,像我這樣的好奇寶寶,總是把嘗試裝上新的功能當作平時休閒的興趣。想想有什麼新奇的功能還可以作的,也是不錯的。
網路上的個性如個人,我不是很喜歡說個不停的人,或是常常聊天之類的。比起說話這件事,我更喜歡作白日夢,或是搞怪。
好吧…以上為重新來貼文的想法。來說說最近的Joomla!工作。
我要老實說,中文化這檔事,有興趣作的人不多。
我相信看和用的比願意作的人多…反正有中文的內容管理系統又不止Joomla!(或Mambo)這一套,XOOPS也不錯,要架購物網站還有OSC。是啊是啊。不過對我來說,我只會用Joomla!呢…
對於一個具有創造能力(嗯~~老王賣瓜了起來)的工程師而言,妥協於手邊的能用的東西固然很好,或是自己關起門來開始造輪子造車子也是表現能力的方法。
我覺得最嚮往的莫過於與其它人合作。
合作這檔事,自有了網路以後,其實更方便,也更不方便。怎麼說呢?方便是隨時隨地可以用很多工具來溝通,像skype、msn、email…訊息不漏接,也有很多開發性的工具,像版本管理系統、專案管理系統…等等,都是為了合作這件事作出來的啊。但是不方便的地方也變得多了。
第一個會覺得像"全民公敵"一樣,時時都得被追著跑,每個人的步調不一,被追著跑只會覺得壓力愈來愈來,最後比較閒或是覺得能力比較好的就乾脆自己作了,比較忙的就被生悶氣或排擠了。
在心理的自我補償中,不過就是自由軟體的合作嘛…誰叫這種工作前面還有兩個"自由",自由就是"林爸爽就作,不爽就歹作",這才是自由的真義嚕~~~ XD。
還有第二個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常見的"有人在作了,我們不要打擾人家"或是"林爸看他可以撐多久,再強那有林爸強"的偉大革命心態。當然常常新聞有報,看到火燒房子的時候,大多數圍觀的群眾都會以一種觀賞藝術表演的心態,說:「唉~~這家真是可憐,不曉得這次是卡奴引爆瓦斯,還是那個牌子的熱水器又爆子之類」。真正會投身到火燒屋去救人的,應該是只有少少幾個人了。
話題愈扯愈遠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目前願意來參加的人還真是少…不是沒有熱心的志願者,不過雖然是不困難的中文化工作,但還是自願地付出自己時間,而且有先有點英文+php能力吧。
讓小弟我不禁想起一些用了這套系統來作點小生意的公司,不要只是每天想著要收那800元或是多少銀子的主機空間。例如花點時間作幾個會用到的元件的中文化,放給大家用,不就是很好的交流和回饋了嗎?
可惜的是,合作與回饋這件事還滿難的。
現在終於可以慢慢理解當初一些自由軟體先烈們的心酸。
最後,發表個人未來聲明。
------------------------------------------------------------------------------------------------
Joomla!中文支援,一定作到底!
1.一個人也照作。
2.覺得我作得不好的人,歡迎來競爭或批評。
3.歡迎有志一同的人加入
也許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喜歡Portal型的內容管理系統 - 像現在在作的Joomla!這類的。有個後台,有很多的擴充功能,像我這樣的好奇寶寶,總是把嘗試裝上新的功能當作平時休閒的興趣。想想有什麼新奇的功能還可以作的,也是不錯的。
網路上的個性如個人,我不是很喜歡說個不停的人,或是常常聊天之類的。比起說話這件事,我更喜歡作白日夢,或是搞怪。
好吧…以上為重新來貼文的想法。來說說最近的Joomla!工作。
我要老實說,中文化這檔事,有興趣作的人不多。
我相信看和用的比願意作的人多…反正有中文的內容管理系統又不止Joomla!(或Mambo)這一套,XOOPS也不錯,要架購物網站還有OSC。是啊是啊。不過對我來說,我只會用Joomla!呢…
對於一個具有創造能力(嗯~~老王賣瓜了起來)的工程師而言,妥協於手邊的能用的東西固然很好,或是自己關起門來開始造輪子造車子也是表現能力的方法。
我覺得最嚮往的莫過於與其它人合作。
合作這檔事,自有了網路以後,其實更方便,也更不方便。怎麼說呢?方便是隨時隨地可以用很多工具來溝通,像skype、msn、email…訊息不漏接,也有很多開發性的工具,像版本管理系統、專案管理系統…等等,都是為了合作這件事作出來的啊。但是不方便的地方也變得多了。
第一個會覺得像"全民公敵"一樣,時時都得被追著跑,每個人的步調不一,被追著跑只會覺得壓力愈來愈來,最後比較閒或是覺得能力比較好的就乾脆自己作了,比較忙的就被生悶氣或排擠了。
在心理的自我補償中,不過就是自由軟體的合作嘛…誰叫這種工作前面還有兩個"自由",自由就是"林爸爽就作,不爽就歹作",這才是自由的真義嚕~~~ XD。
還有第二個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常見的"有人在作了,我們不要打擾人家"或是"林爸看他可以撐多久,再強那有林爸強"的偉大革命心態。當然常常新聞有報,看到火燒房子的時候,大多數圍觀的群眾都會以一種觀賞藝術表演的心態,說:「唉~~這家真是可憐,不曉得這次是卡奴引爆瓦斯,還是那個牌子的熱水器又爆子之類」。真正會投身到火燒屋去救人的,應該是只有少少幾個人了。
話題愈扯愈遠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目前願意來參加的人還真是少…不是沒有熱心的志願者,不過雖然是不困難的中文化工作,但還是自願地付出自己時間,而且有先有點英文+php能力吧。
讓小弟我不禁想起一些用了這套系統來作點小生意的公司,不要只是每天想著要收那800元或是多少銀子的主機空間。例如花點時間作幾個會用到的元件的中文化,放給大家用,不就是很好的交流和回饋了嗎?
可惜的是,合作與回饋這件事還滿難的。
現在終於可以慢慢理解當初一些自由軟體先烈們的心酸。
最後,發表個人未來聲明。
------------------------------------------------------------------------------------------------
Joomla!中文支援,一定作到底!
1.一個人也照作。
2.覺得我作得不好的人,歡迎來競爭或批評。
3.歡迎有志一同的人加入
2005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天下攘攘, 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你的人生追求的是什麼?是名是利?
名利有極,人生無常。名利有消失與極限的一天,但人生是不時間在變化的。就像在這個網路的大海中,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這個作者和他作的一些些成就,終有一天會消失。
如果是為名為利,我自己的觀念上,不見得不是好事,名利可以是一個人努力的能量,名利也可以讓你有更多的空間,幫助需要的人。
名利有極,人生無常。名利有消失與極限的一天,但人生是不時間在變化的。就像在這個網路的大海中,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這個作者和他作的一些些成就,終有一天會消失。
如果是為名為利,我自己的觀念上,不見得不是好事,名利可以是一個人努力的能量,名利也可以讓你有更多的空間,幫助需要的人。
你身上流著和這些人一樣的血
中國人還是脫不了以下幾個文化的舊習:
1.重義氣:
自關雲長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後,兄弟結拜與重視義氣,就變成了人生很重 要的生存原則。當然我不是反對要對朋友重視義氣,但是為了朋友拋妻棄子的人實 在很多。而且有許多聰明人利用「義氣」之詞,行「利用」之便,因為義氣不用花錢,而且可以得到對你忠心甚至捨身的卒子,有何不可?
2.單槍匹馬:
自 關雲長身騎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心中應該可以作到這樣,似乎單兵作戰的人多,講求團隊合作的人少。事實上這個故事是一個接近神話 的小說故事(要不然關公怎麼後來會被拜成神),在商場上不但要團隊合作,在戰場更是需要。一個人的能力十分有限,雖然想法可以很獨創很有空間,仔細想想很 多事情還是需要別人的合作才有可以完成。(要生小孩最少也要一男一女兩個人吧)
3.自立為王,與愛搞政治:
如果在古代,只要有出 現暴政,馬上就會有討伐帝王的人出現。歷史上有很多自立為王的人,骨子裡並不是為了讓百姓過更好的生活,而是因為作帝王實在太爽(後 宮三千還不夠爽嗎?XD)。為了爭王爭名位,父殺子,兄弟相殘,大概也不會覺得太奇怪了。在現今的社會也出現很多自立為王的例子,除了有才能的人常常會互 看不爽之外(這稱之為瑜亮情結),有很多人控制欲十分重,動不動就想自己跳出去作自己的事業之類的。考量不清的情況下,下場應該不會太好。
4.八卦:
有 些人每天不說一些八卦,不聽一些謠言,似乎就活不下去了。這個習慣從古早時候的民智未開的鄉下,大概就常常都會有。古時候是資訊不發達,所以很多事情傳 遞時出錯,造成小事變成很嚴重的事。現在則是資訊太發達,錯誤的資訊和真實資訊混在一起,變得也是錯誤一堆。說實在的,那個影歌星和誰拍拖和我的生活一點 關係都沒有,或是知道那個党的領導人作了什麼鳥事,其實我也過得不見得有差…
5.迷信宗教:
中國大概是全世界最容易自創宗教的地 方,也很容易招受信徒。宗教本來就是討論一些沒辦法有解答的人生問題,也沒辦法用目前的科學加之証明。所以信徒和讀了 多少書或學歷多高、年紀多大沒什麼關係。有許多小型的拜什麼xx神的宗教,或是結合許多教的組合體,其實比高科技電子廠每年賺的錢還多,有許多邪到不行的 教,教主常有免費的炮可打,要不然就是可以搞到很多政治名流,順便搞搞政教合一的合作賺錢案。迷信宗教絕對是未來世紀最了不起的產業,宗教很多也開始資訊 化了,仔細注意一下是會發現很多。
8.愛亂吃藥和長生不老:
中國人愛吃藥絕對是世界有名的,在很多人的觀念是沒事吃補品補藥,可 以更健康。有事更要吃藥,而且都用重藥,講求快速。有許多號稱名醫的成功小技巧,其實 就是藥開幾倍的量,讓病人回去吃完馬上見效,反正短時間不會死人就好。除了藥物濫用的文化,另一個更大的市場是長生不老產業,長生不老絕對是有錢人的市 場,有錢人因為有錢,生活享受得很,所以更怕死,怕死了之後就享受不到了。活得更久一點並不是罪惡,但追求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違反自然法則),每個人心 裡都知道,但是行為就是不是這樣。和迷信宗教一樣,有很多人其實是為了要長生不老才會去信某些邪到不行的宗教,拜一些根本沒聽過的神,何苦呢。
1.重義氣:
自關雲長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後,兄弟結拜與重視義氣,就變成了人生很重 要的生存原則。當然我不是反對要對朋友重視義氣,但是為了朋友拋妻棄子的人實 在很多。而且有許多聰明人利用「義氣」之詞,行「利用」之便,因為義氣不用花錢,而且可以得到對你忠心甚至捨身的卒子,有何不可?
2.單槍匹馬:
自 關雲長身騎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心中應該可以作到這樣,似乎單兵作戰的人多,講求團隊合作的人少。事實上這個故事是一個接近神話 的小說故事(要不然關公怎麼後來會被拜成神),在商場上不但要團隊合作,在戰場更是需要。一個人的能力十分有限,雖然想法可以很獨創很有空間,仔細想想很 多事情還是需要別人的合作才有可以完成。(要生小孩最少也要一男一女兩個人吧)
3.自立為王,與愛搞政治:
如果在古代,只要有出 現暴政,馬上就會有討伐帝王的人出現。歷史上有很多自立為王的人,骨子裡並不是為了讓百姓過更好的生活,而是因為作帝王實在太爽(後 宮三千還不夠爽嗎?XD)。為了爭王爭名位,父殺子,兄弟相殘,大概也不會覺得太奇怪了。在現今的社會也出現很多自立為王的例子,除了有才能的人常常會互 看不爽之外(這稱之為瑜亮情結),有很多人控制欲十分重,動不動就想自己跳出去作自己的事業之類的。考量不清的情況下,下場應該不會太好。
4.八卦:
有 些人每天不說一些八卦,不聽一些謠言,似乎就活不下去了。這個習慣從古早時候的民智未開的鄉下,大概就常常都會有。古時候是資訊不發達,所以很多事情傳 遞時出錯,造成小事變成很嚴重的事。現在則是資訊太發達,錯誤的資訊和真實資訊混在一起,變得也是錯誤一堆。說實在的,那個影歌星和誰拍拖和我的生活一點 關係都沒有,或是知道那個党的領導人作了什麼鳥事,其實我也過得不見得有差…
5.迷信宗教:
中國大概是全世界最容易自創宗教的地 方,也很容易招受信徒。宗教本來就是討論一些沒辦法有解答的人生問題,也沒辦法用目前的科學加之証明。所以信徒和讀了 多少書或學歷多高、年紀多大沒什麼關係。有許多小型的拜什麼xx神的宗教,或是結合許多教的組合體,其實比高科技電子廠每年賺的錢還多,有許多邪到不行的 教,教主常有免費的炮可打,要不然就是可以搞到很多政治名流,順便搞搞政教合一的合作賺錢案。迷信宗教絕對是未來世紀最了不起的產業,宗教很多也開始資訊 化了,仔細注意一下是會發現很多。
8.愛亂吃藥和長生不老:
中國人愛吃藥絕對是世界有名的,在很多人的觀念是沒事吃補品補藥,可 以更健康。有事更要吃藥,而且都用重藥,講求快速。有許多號稱名醫的成功小技巧,其實 就是藥開幾倍的量,讓病人回去吃完馬上見效,反正短時間不會死人就好。除了藥物濫用的文化,另一個更大的市場是長生不老產業,長生不老絕對是有錢人的市 場,有錢人因為有錢,生活享受得很,所以更怕死,怕死了之後就享受不到了。活得更久一點並不是罪惡,但追求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違反自然法則),每個人心 裡都知道,但是行為就是不是這樣。和迷信宗教一樣,有很多人其實是為了要長生不老才會去信某些邪到不行的宗教,拜一些根本沒聽過的神,何苦呢。
唯有傾一國之力,開放原始碼才能開花結果
常常和朋友聊到目前在台灣作開放原始碼的一些現況,樂觀的少,大部份是悲觀的。個人自己玩的多,公司少得可憐。以下是常見的開放原始碼的貢獻來源:
1.學校或學生:
學校中一直有些默默付出的學生或老師(通常與資訊科系有相關),不論是否為了消化研究預算或作論文/學術報告之用。至少這和其實每年學校的總預算或總論文 相比,也是九牛一毛。不管如何,貢獻是絕對有的。但因目的太清楚,預算用完了,或是論文、學術報告發表了,常常會停止再度深入研究或推廣的行為。還有更少 一群人是專攻教育領域,更辛苦,支援更少。至於學生群中之不乏自發性的中文化社群,不過中文化和增進開放原始碼的技術深度無關,和推廣使用比較有關係。
2.政府機關:
政府機關由於長年對資訊政策並不十分重視,也沒有對開放原始碼有提出強制或大力推廣的政策。因選舉而高唱口號的多,落實的少之又少。許多有預算輔助的計 劃、提昇產業資訊化的計劃,常淪落為政客或廠商利益勾結的政府預算分贓灰色地帶。雖常見有類似的推廣消息或計劃,但還是和選舉一下,喊口號比實際作有效, 吵吵新聞欺騙人民說有作事。
另一層面,台灣長期在M$、IBM等商業軟體大廠的強力殖民行銷之下,政府早就淪為沒有談判空間的一方,常見到政府扮演打擊商業軟體盜版的傀儡,實際目的 是幫這些國外大廠衝業績、搞媒體行銷。這種情況不但和目前世界使用開放原始碼的趨勢相差一大截,更讓軟體產業技術降級,成為國際笑柄。(比近日新聞中的美國麻省一個省還不如)
3.提供相關服務公司:
台灣會從事開放源始碼的公司有兩種,一種是走真正的開放源始碼方向的公司,另一種則是專門竊取國外技術成果,加速自有產品上市,然後走封閉商業軟體開發路 線的公司。第一種很少,至少我還沒見過純種的。第二種很多,改到什麼都不像,然後對外稱自己花了一堆錢,請了一堆人作的超強軟體之類,這種的公司真多作不 行。至於這種公司能不能獲利,這和行銷和業務本事有關,和技術能力沾不上邊。要看第一種和第二種的分別,只要看是不是有對該軟體世界有貢獻(有捐獻資金或 參與開發之類的)就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提供相關知識的教育訓練中、出版社或作者。和第二種的公司作法十分類似。也是以竊取別人的知識心血為核心事業。
實例一:國內知名電腦教學作家沈志豪抄襲事件
實例二:給HIISP的公開信
但在資訊產業中,普遍存在相當大的資訊不對稱,內行人當然一眼便知,外行人還是會成為俎上肉,花錢買到的其實是包裝精美或行銷廣告打得很好的自由軟體?要不就是竊取得來的網路文章整理大全?
竊取事實上與整體產業風氣,以及觀念的未開化有很大的關係。這是此產業向下沈淪的跡象,不但軟體技術(複製/亂改技術有升級)沒升級也就算了,在沒有著作權法律的約束下,人心變得更加投機,市場更混亂。這似乎可以稱作「裹著資訊科技糖衣的詐騙集團」。
結論
雖然常常見到國外傳出開放原始碼的佳音,或是捷報。但目前在台灣的發展在暗地裡十分令人憂心與痛心。除了大廠對政府政策的左右,以及憑其雄厚實力的掌握行 銷通路/媒體的操縱之外,內部也出現打著商業軟體行銷,欺騙消費者的開放原始碼;或使用了開放原始碼,卻是不尊重開放原始碼的、不願意承認原團隊的榮譽的 使用公司。真可說是內憂外患。
如標題所指的,唯有傾一國之力,開放原始碼的真正精神,才有辦法在台灣開花結果。軟體的技術才能真正提升,在商業的價值上才能真正顯示出來。
開放原始碼的外在雖始於免費,但核心精神其實是自由,以及促進軟體科技的進步。
1.學校或學生:
學校中一直有些默默付出的學生或老師(通常與資訊科系有相關),不論是否為了消化研究預算或作論文/學術報告之用。至少這和其實每年學校的總預算或總論文 相比,也是九牛一毛。不管如何,貢獻是絕對有的。但因目的太清楚,預算用完了,或是論文、學術報告發表了,常常會停止再度深入研究或推廣的行為。還有更少 一群人是專攻教育領域,更辛苦,支援更少。至於學生群中之不乏自發性的中文化社群,不過中文化和增進開放原始碼的技術深度無關,和推廣使用比較有關係。
2.政府機關:
政府機關由於長年對資訊政策並不十分重視,也沒有對開放原始碼有提出強制或大力推廣的政策。因選舉而高唱口號的多,落實的少之又少。許多有預算輔助的計 劃、提昇產業資訊化的計劃,常淪落為政客或廠商利益勾結的政府預算分贓灰色地帶。雖常見有類似的推廣消息或計劃,但還是和選舉一下,喊口號比實際作有效, 吵吵新聞欺騙人民說有作事。
另一層面,台灣長期在M$、IBM等商業軟體大廠的強力殖民行銷之下,政府早就淪為沒有談判空間的一方,常見到政府扮演打擊商業軟體盜版的傀儡,實際目的 是幫這些國外大廠衝業績、搞媒體行銷。這種情況不但和目前世界使用開放原始碼的趨勢相差一大截,更讓軟體產業技術降級,成為國際笑柄。(比近日新聞中的美國麻省一個省還不如)
3.提供相關服務公司:
台灣會從事開放源始碼的公司有兩種,一種是走真正的開放源始碼方向的公司,另一種則是專門竊取國外技術成果,加速自有產品上市,然後走封閉商業軟體開發路 線的公司。第一種很少,至少我還沒見過純種的。第二種很多,改到什麼都不像,然後對外稱自己花了一堆錢,請了一堆人作的超強軟體之類,這種的公司真多作不 行。至於這種公司能不能獲利,這和行銷和業務本事有關,和技術能力沾不上邊。要看第一種和第二種的分別,只要看是不是有對該軟體世界有貢獻(有捐獻資金或 參與開發之類的)就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提供相關知識的教育訓練中、出版社或作者。和第二種的公司作法十分類似。也是以竊取別人的知識心血為核心事業。
實例一:國內知名電腦教學作家沈志豪抄襲事件
實例二:給HIISP的公開信
但在資訊產業中,普遍存在相當大的資訊不對稱,內行人當然一眼便知,外行人還是會成為俎上肉,花錢買到的其實是包裝精美或行銷廣告打得很好的自由軟體?要不就是竊取得來的網路文章整理大全?
竊取事實上與整體產業風氣,以及觀念的未開化有很大的關係。這是此產業向下沈淪的跡象,不但軟體技術(複製/亂改技術有升級)沒升級也就算了,在沒有著作權法律的約束下,人心變得更加投機,市場更混亂。這似乎可以稱作「裹著資訊科技糖衣的詐騙集團」。
結論
雖然常常見到國外傳出開放原始碼的佳音,或是捷報。但目前在台灣的發展在暗地裡十分令人憂心與痛心。除了大廠對政府政策的左右,以及憑其雄厚實力的掌握行 銷通路/媒體的操縱之外,內部也出現打著商業軟體行銷,欺騙消費者的開放原始碼;或使用了開放原始碼,卻是不尊重開放原始碼的、不願意承認原團隊的榮譽的 使用公司。真可說是內憂外患。
如標題所指的,唯有傾一國之力,開放原始碼的真正精神,才有辦法在台灣開花結果。軟體的技術才能真正提升,在商業的價值上才能真正顯示出來。
開放原始碼的外在雖始於免費,但核心精神其實是自由,以及促進軟體科技的進步。
2005年9月19日 星期一
我竟然沉醉於國外的開發社群中而無法自拔
實在不想說這句話,對於許多人,付出太多,回收太少。我想這是每個從事自己喜歡的open source的工具的人,真的很對他們的社群想說的一句話。
中文化?我最討厭翻譯了…如果今天只是要中文化就別玩了吧。
我喜歡到國外去,並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剛好中秋節 :p),至少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一些東西,也願意分享一些東西。
自由軟體廢五金廠?那東西我搞了一個禮拜,還沒搞清楚要怎麼用…而且速度真的是…令人…
有點累了…放牛吃草去!
中文化?我最討厭翻譯了…如果今天只是要中文化就別玩了吧。
我喜歡到國外去,並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剛好中秋節 :p),至少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一些東西,也願意分享一些東西。
自由軟體廢五金廠?那東西我搞了一個禮拜,還沒搞清楚要怎麼用…而且速度真的是…令人…
有點累了…放牛吃草去!
2005年8月23日 星期二
只有分裂一途?
眼見Mambo開發小組19人,已經在打另起爐灶的生意(http://www.opensourcematters.org/)。不禁想起當初Andrew Eddie這支鎚子和miro不知在談什麼合作?想必這次的分裂行動已經蟄伏已久,但還是讓廣大的Mambo支持者不驚為之一嘆~我咧~搞什麼?
從之前的MSC(Mambo Steering Committee)什麼鬼委員會,到最近的Mambo Foundation(還有基金會?搞這麼大?)。說好三月要出的4.5.3到現在快八月底還不見蛋,又吵了一大架…論壇中新名稱的討論此起彼落…探戈、恰恰,我還吉魯巴呢,叫阿魯巴好了,這幾個人都需要阿魯巴一下,降一下火氣。
看起來各個小組組長又開始招募新成員,拉拔舊成員…「你們原小組2/3都加入,你要不要也加入新陣營?」,當然也有些老成員不爽出來幹譙Andrew一翻,新成員暗中私下角力…喂~~搞政治哦?
搞科技的人搞到政治去,又是法律又是社群聲明…看起來招術不高明也可笑。直至今日,我才明白,為何勞苦功高的Robert Castley會掛冠求去的道理?Miro本來還打算找Robert來當基金會的主席之類的,Robert大概又受不了一堆幼稚的攻擊和無聊的猜測…看看這段「This sudden decision is a result of the hateful and childish bullying in the forums and by email, and is the same reason Robert left the Mambo community last year. 」
唉~苦得又是我們這些無所適從的人,靜觀其變吧!?
從之前的MSC(Mambo Steering Committee)什麼鬼委員會,到最近的Mambo Foundation(還有基金會?搞這麼大?)。說好三月要出的4.5.3到現在快八月底還不見蛋,又吵了一大架…論壇中新名稱的討論此起彼落…探戈、恰恰,我還吉魯巴呢,叫阿魯巴好了,這幾個人都需要阿魯巴一下,降一下火氣。
看起來各個小組組長又開始招募新成員,拉拔舊成員…「你們原小組2/3都加入,你要不要也加入新陣營?」,當然也有些老成員不爽出來幹譙Andrew一翻,新成員暗中私下角力…喂~~搞政治哦?
搞科技的人搞到政治去,又是法律又是社群聲明…看起來招術不高明也可笑。直至今日,我才明白,為何勞苦功高的Robert Castley會掛冠求去的道理?Miro本來還打算找Robert來當基金會的主席之類的,Robert大概又受不了一堆幼稚的攻擊和無聊的猜測…看看這段「This sudden decision is a result of the hateful and childish bullying in the forums and by email, and is the same reason Robert left the Mambo community last year. 」
唉~苦得又是我們這些無所適從的人,靜觀其變吧!?
2005年7月29日 星期五
改版計劃~TaiwanMambo滿週歲了
8月12日就是TaiwanMambo滿週歲的日子。
雖然這個站一開始並不是用TaiwanMambo作為主要的名字(最初的名字是 mambo.eyesofkids.net)。現在經營得也不是很有人氣,或是最近很少有時間去作一些內容上的更新(這點我要坦白…>< ")。但站長Eddy不斷努力的心,希望能在週年之喜的8月份,提出大改版的計劃,也在這個月,會把這本累積一年來的心得之書完稿。以下是有關改版的計 劃:
1.充實網站的內容:
將會分為新聞站、教學站、檔案站、論壇站四大主站區。新聞站的主要內容是每日收集相關新聞,以及相關技 術的官方新聞。教學站以教學文章為主,除了Mambo的使用與開發教學,更會擴及相關的網站製作技術,例如CSS或PHP的相關技術。檔案站作為收集各式 Mambo元件、樣版,以及各項會使用到的相關技術的好用程式之用。論壇作為主要交流中心。
另外會導入新的電子報發送系統,一開始會以雙週刊的方式進行,充實每次發報的內容,以及取得相關雜誌的產業報導文章授權。以充實電子報的內容。
2.推廣與增加會員人數:
將會以聯盟系統的方式,大力宣傳TaiwanMambo網站,以及擴增會員人數。
3.重新組織小組成員與改善開發方式:
將會重新招募有能力及熱心的網友們,重新整編現有小組成員。架設相關開發所需的平台工具,例如Bug回報、CVS版本控制系統、專案管理系統。
所有的執行計劃與工作分派,將於8月中完成,並開始分階段執行。希望在這段時間中,能夠再一次將這個網站的成立宗旨與意義,加強其功能與豐富性。也期許能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這個非常優秀的產品之中。
8/15
+新增成員
Roy - 協助翻譯(感謝十分有心且努力向上的15歲Mambo支持者)
Marco - 協助網站內容建置(我的同事,本次大力相助)
Horizon - 協助網站內容建置、元件中文化(我的同事,程式功力正不斷加深的公司同事)
Eddy
雖然這個站一開始並不是用TaiwanMambo作為主要的名字(最初的名字是 mambo.eyesofkids.net)。現在經營得也不是很有人氣,或是最近很少有時間去作一些內容上的更新(這點我要坦白…>< ")。但站長Eddy不斷努力的心,希望能在週年之喜的8月份,提出大改版的計劃,也在這個月,會把這本累積一年來的心得之書完稿。以下是有關改版的計 劃:
1.充實網站的內容:
將會分為新聞站、教學站、檔案站、論壇站四大主站區。新聞站的主要內容是每日收集相關新聞,以及相關技 術的官方新聞。教學站以教學文章為主,除了Mambo的使用與開發教學,更會擴及相關的網站製作技術,例如CSS或PHP的相關技術。檔案站作為收集各式 Mambo元件、樣版,以及各項會使用到的相關技術的好用程式之用。論壇作為主要交流中心。
另外會導入新的電子報發送系統,一開始會以雙週刊的方式進行,充實每次發報的內容,以及取得相關雜誌的產業報導文章授權。以充實電子報的內容。
2.推廣與增加會員人數:
將會以聯盟系統的方式,大力宣傳TaiwanMambo網站,以及擴增會員人數。
3.重新組織小組成員與改善開發方式:
將會重新招募有能力及熱心的網友們,重新整編現有小組成員。架設相關開發所需的平台工具,例如Bug回報、CVS版本控制系統、專案管理系統。
所有的執行計劃與工作分派,將於8月中完成,並開始分階段執行。希望在這段時間中,能夠再一次將這個網站的成立宗旨與意義,加強其功能與豐富性。也期許能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這個非常優秀的產品之中。
8/15
+新增成員
Roy - 協助翻譯(感謝十分有心且努力向上的15歲Mambo支持者)
Marco - 協助網站內容建置(我的同事,本次大力相助)
Horizon - 協助網站內容建置、元件中文化(我的同事,程式功力正不斷加深的公司同事)
Eddy
2005年7月25日 星期一
免費?要收費?你自己來吧
從5月份辦了兩場的Mambo研討會(有點像產品發表會)之後,到7月份愈來愈冷清的免費教學課程。似乎和"熱烈"兩個字差距有點遠了。最近是一直忙著大大小小的案子要結案,完全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經營或更新TaiwanMambo上的資訊。
令人好奇的是,前一陣子發現有很多人提供Mambo的架站服務,不論是工作室還是架設網站的公司,甚至是一堂課9000元的Mambo教學課程。這個用google上去查一下就會發現了。這些網友或公司的想法是令人覺得奇特的,我也沒接受過這類的訊息。但自從上次有網友在討論區上說他花了3000大洋買了個Mambo網站,我就覺得事態滿嚴重的。是的,Mambo開始又在走Xoops、OSC等Open Source的路了。試問,假使這些公司或工作室賣了TaiwanMambo上的Mambo繁體中文版本,今天出了問題(例如網站遭駭或是產品有bug)誰來擔這個責任?又例如買的人不會用,誰又來擔教育客戶的責任?
有幾個我老早中文化好,但遲遲未放在網站上讓大家下載的元件或模組。對於發生今天這個情況,更令我怯步。能夠服務客戶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用Open Source的產品來作生意的朋友們。我只能說這些產品還不夠好,只是一個應用的基礎或雛形而已。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重點,不論是在研討會或教育訓練課程,我都會先談一下Open Source的一些我的看法,以及國外別人作此類生意的強調重點。
再者,我並沒有約束誰能夠或誰不能夠拿這些Open Source產品去作什麼事的能力。不過我所看到的事實是不好的,有許多人來論壇上問問題,是為了你們要賣產品或作這樣的生意(甚至是要寫這個產品的書藉)。甚至是因為你們是花了錢買了這個產品或服務,但沒有得到好的客戶服務,或是自己想要用這個產品來架設自己的網站。
站在我的立場,不論你/妳的想法為何,只有兩個重點是我要秉持的:
1、本站並沒有義務或責任提供任何服務。
這裡提供的只是一個"交流園地"。至於我中文化的產品,這是Open Source,這產品也沒有任何的保固或保証要達到什麼樣的產品功能或規格。換句話說,我或我們站上的主要成員,都是"作爽"的而已。雖然我們已是Mambo官方認可的語言支援網站,但這是Open Source的社群的運作方式,也是和其它同是此類產品的社群網站運作通則。
2、所有的商業行為均與本站無關。
我一直堅持的想法,TaiwanMambo絕對是一個開放的社群,我們在這裡也沒賣什麼東西,也沒有提供什麼服務。雖然站長小弟我有用Mambo來當我替客戶架站使用的基礎平台,但和這個網站沒什麼關係。這個網站只是一純粹的開放原始碼社群網站,就這樣。
至於要不要參與這個社群,我連自己公司的員工都不要求一定要參加了。這個自動自發的完全個人行為,我從來也沒限制過任何人,也沒要求過任何人。
令人好奇的是,前一陣子發現有很多人提供Mambo的架站服務,不論是工作室還是架設網站的公司,甚至是一堂課9000元的Mambo教學課程。這個用google上去查一下就會發現了。這些網友或公司的想法是令人覺得奇特的,我也沒接受過這類的訊息。但自從上次有網友在討論區上說他花了3000大洋買了個Mambo網站,我就覺得事態滿嚴重的。是的,Mambo開始又在走Xoops、OSC等Open Source的路了。試問,假使這些公司或工作室賣了TaiwanMambo上的Mambo繁體中文版本,今天出了問題(例如網站遭駭或是產品有bug)誰來擔這個責任?又例如買的人不會用,誰又來擔教育客戶的責任?
有幾個我老早中文化好,但遲遲未放在網站上讓大家下載的元件或模組。對於發生今天這個情況,更令我怯步。能夠服務客戶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用Open Source的產品來作生意的朋友們。我只能說這些產品還不夠好,只是一個應用的基礎或雛形而已。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重點,不論是在研討會或教育訓練課程,我都會先談一下Open Source的一些我的看法,以及國外別人作此類生意的強調重點。
再者,我並沒有約束誰能夠或誰不能夠拿這些Open Source產品去作什麼事的能力。不過我所看到的事實是不好的,有許多人來論壇上問問題,是為了你們要賣產品或作這樣的生意(甚至是要寫這個產品的書藉)。甚至是因為你們是花了錢買了這個產品或服務,但沒有得到好的客戶服務,或是自己想要用這個產品來架設自己的網站。
站在我的立場,不論你/妳的想法為何,只有兩個重點是我要秉持的:
1、本站並沒有義務或責任提供任何服務。
這裡提供的只是一個"交流園地"。至於我中文化的產品,這是Open Source,這產品也沒有任何的保固或保証要達到什麼樣的產品功能或規格。換句話說,我或我們站上的主要成員,都是"作爽"的而已。雖然我們已是Mambo官方認可的語言支援網站,但這是Open Source的社群的運作方式,也是和其它同是此類產品的社群網站運作通則。
2、所有的商業行為均與本站無關。
我一直堅持的想法,TaiwanMambo絕對是一個開放的社群,我們在這裡也沒賣什麼東西,也沒有提供什麼服務。雖然站長小弟我有用Mambo來當我替客戶架站使用的基礎平台,但和這個網站沒什麼關係。這個網站只是一純粹的開放原始碼社群網站,就這樣。
至於要不要參與這個社群,我連自己公司的員工都不要求一定要參加了。這個自動自發的完全個人行為,我從來也沒限制過任何人,也沒要求過任何人。
2005年6月15日 星期三
達人級Mambo開發者來訪有感
今天(6月14日),台北雖下著間斷的雨,但我的心情確是複雜的。
一位之前約定好的美國朋友,知名的mambobrothers.com的站長John Long來訪。John除了老婆是台灣人之外,因來參加ICICE2005(http://www.elet.org.tw/icice2005/)的研討會,所以他先寫了封email與我連絡,希望有機會可以見個面聊聊。
我的英文說得不是很好,能聽懂的部份大概7、8成,這個面會雖然稱不上熱烈,也是聽得多講得少。John是一個很厲害的Mambo開發者,在官方論壇中處 處可見他的討論,最知名的莫過於之前所提出的Oscommerce整合到Mambo的計劃(Mamcom,在Mambo 4.5時提出,目前已停擺),以及知名權限存取元件MAL(商業元件,主要是加強Mambo在前台的權限存取管理)。
John對中文在網路上的教學有很濃厚的興趣,他說道美國目前正有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他自己本身除了能看懂西班牙文、法文之外,對於中文能讀和寫。目前是一個專職的網站程式開發者。
在程式互相切磋的討論中,雖然我接觸Mambo已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對於許多深入的應用、甚至是PHP較為整體的深入研究,和John相差甚遠。當下就有"一山還有一山高,而且不是普通高"的想法。
在和John吃過午餐,他前往光華商場朝聖後,我的心中不由得有許多自我檢討的聲音浮出。是否我們花了太多時間,考慮太多有關於語言的問題,作翻譯、教學,而喪失了真正需要去深研Mambo或其他技術實作的機會。
曾有一陣子,我覺得自己對於Mambo的系統掌握程度已經達到一個水準了,元件、模組、Mambots、樣版,甚至是對於Mambo那層如何修改到核心的 路徑,都已清晰可見、了然於胸。但了解和經驗是不相稱的,有些程式沒有深入研究實作出來,永遠不會成為經驗值。經驗對於我來說,是必要的。
或許要和國外的社群多多交流,有些時候,我發覺他們的idea真的是發自於無形之中。而雖然是一個沒有正式組織的全球社群,每個小組的負責人的確自發性十分夠,這也是我們中文社群所欠缺的一部份。
我突然又想起一句老話:「學無止境」,在技術的領域中,永遠沒有誰領先誰,只有短暫的進步,和不斷努力的進步。John已經近耳順之年(六十歲),之前我有「程式設計師,和運動選手一樣,只能寫程式到35歲…」的想法,大概不攻自破吧。
(待續)
一位之前約定好的美國朋友,知名的mambobrothers.com的站長John Long來訪。John除了老婆是台灣人之外,因來參加ICICE2005(http://www.elet.org.tw/icice2005/)的研討會,所以他先寫了封email與我連絡,希望有機會可以見個面聊聊。
我的英文說得不是很好,能聽懂的部份大概7、8成,這個面會雖然稱不上熱烈,也是聽得多講得少。John是一個很厲害的Mambo開發者,在官方論壇中處 處可見他的討論,最知名的莫過於之前所提出的Oscommerce整合到Mambo的計劃(Mamcom,在Mambo 4.5時提出,目前已停擺),以及知名權限存取元件MAL(商業元件,主要是加強Mambo在前台的權限存取管理)。
John對中文在網路上的教學有很濃厚的興趣,他說道美國目前正有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他自己本身除了能看懂西班牙文、法文之外,對於中文能讀和寫。目前是一個專職的網站程式開發者。
在程式互相切磋的討論中,雖然我接觸Mambo已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對於許多深入的應用、甚至是PHP較為整體的深入研究,和John相差甚遠。當下就有"一山還有一山高,而且不是普通高"的想法。
在和John吃過午餐,他前往光華商場朝聖後,我的心中不由得有許多自我檢討的聲音浮出。是否我們花了太多時間,考慮太多有關於語言的問題,作翻譯、教學,而喪失了真正需要去深研Mambo或其他技術實作的機會。
曾有一陣子,我覺得自己對於Mambo的系統掌握程度已經達到一個水準了,元件、模組、Mambots、樣版,甚至是對於Mambo那層如何修改到核心的 路徑,都已清晰可見、了然於胸。但了解和經驗是不相稱的,有些程式沒有深入研究實作出來,永遠不會成為經驗值。經驗對於我來說,是必要的。
或許要和國外的社群多多交流,有些時候,我發覺他們的idea真的是發自於無形之中。而雖然是一個沒有正式組織的全球社群,每個小組的負責人的確自發性十分夠,這也是我們中文社群所欠缺的一部份。
我突然又想起一句老話:「學無止境」,在技術的領域中,永遠沒有誰領先誰,只有短暫的進步,和不斷努力的進步。John已經近耳順之年(六十歲),之前我有「程式設計師,和運動選手一樣,只能寫程式到35歲…」的想法,大概不攻自破吧。
(待續)
2005年5月11日 星期三
筆記本…
1.xml_domit_lite_parser中使用了utf8_encode()這個php內建的函式,試了半天繁體中文有問題。查了一下函數表,得到下則的解譯:
utf8_encode -- Encodes an ISO-8859-1 string to UTF-8
可見只能針對 ISO-8859-1去轉UTF-8。改為big5_utf8_encode,使用iconv解決目前的問題。但如果要能解決所有語言的部份,可能需要加入對應表+iconv來對應?
2.mosmsg的問題:
mosRedirect()如果直接用單個引數傳入時,例如:
mosRedirect( 'index2.php?option='. $option .'&menutype='. $menutype .'&mosmsg= '.$msg );
會產生亂碼。
所以要改成兩個引數傳入,例如:
mosRedirect( 'index2.php?option='. $option .'&menutype='. $menutype , $msg );
會影響後台的com_menu、com_trash…等數個檔案。
3.時間的格式問題,測試的結果在Windows平台上和UNIX like系統上的設定和行為不太一樣。
在Mambo裡的設定是在[網站]→[全域設定]→[本地]的"國家地區"中
Windows平台
設定應為cht_twn,輸出值為BIG5,如果要使用UTF-8編輯格式需經轉碼,方式如下:
日期的問題要改mambo.php的mosFormatDate與mosCurrentDate函式。
回傳值改為return mb_convert_encoding($date,"UTF-8","BIG5");
UNIX like平台(含Linux)
設定為zh_TW.UTF-8或zh_TW.BIG5,兩種會依後面所帶的編輯格式進行對應輸出。
如只設zh_TW,測試結果為BIG5。
utf8_encode -- Encodes an ISO-8859-1 string to UTF-8
可見只能針對 ISO-8859-1去轉UTF-8。改為big5_utf8_encode,使用iconv解決目前的問題。但如果要能解決所有語言的部份,可能需要加入對應表+iconv來對應?
2.mosmsg的問題:
mosRedirect()如果直接用單個引數傳入時,例如:
mosRedirect( 'index2.php?option='. $option .'&menutype='. $menutype .'&mosmsg= '.$msg );
會產生亂碼。
所以要改成兩個引數傳入,例如:
mosRedirect( 'index2.php?option='. $option .'&menutype='. $menutype , $msg );
會影響後台的com_menu、com_trash…等數個檔案。
3.時間的格式問題,測試的結果在Windows平台上和UNIX like系統上的設定和行為不太一樣。
在Mambo裡的設定是在[網站]→[全域設定]→[本地]的"國家地區"中
Windows平台
設定應為cht_twn,輸出值為BIG5,如果要使用UTF-8編輯格式需經轉碼,方式如下:
日期的問題要改mambo.php的mosFormatDate與mosCurrentDate函式。
回傳值改為return mb_convert_encoding($date,"UTF-8","BIG5");
UNIX like平台(含Linux)
設定為zh_TW.UTF-8或zh_TW.BIG5,兩種會依後面所帶的編輯格式進行對應輸出。
如只設zh_TW,測試結果為BIG5。
訂閱:
文章 (Atom)